完整後設資料紀錄
DC 欄位語言
dc.contributor.author王柏婷zh_TW
dc.date108學年度zh_TW
dc.date.accessioned2025-03-17T08:13:20Z-
dc.date.available2025-03-17T08:13:20Z-
dc.date.issued2025-03-17-
dc.identifier.urihttp://dspace.fcu.edu.tw/handle/2376/5033-
dc.description.abstract本研究之目的在理解使用文法App與教師課堂講授文法在大一英文課程之學生學習差異,並使用準實驗研究法,將大一英文班級分為「使用文法App學習的實驗組」與「聽從教師課堂講授的對照組」。「實驗組」學生下載本研究設計之英文文法App後,即先做診斷測驗,而系統會馬上給予「回饋單」,並列出學習者「精熟」與「未精熟」的文法概念,讓學生依據回饋單的內容,進行「自主學習」,先在App看推薦之教學影片,再做練習題;上課時,教師會針對學生的答題狀況,講解大部分同學無法理解的文法概念。至於「對照組」同學,則是單純經由教師課堂講授方式習得文法概念。 本研究的重要性及創新性在於, (1)本次文法App設計的診斷測驗,由於導入「專家知識結構」,所以學生在答題時,能夠節省試題題數,縮短測驗時間,並提供即時的文法弱點診斷,針對學生尚未學會的文法概念進行「補救性的自主學習」,搭配教師在大一英文課堂中,針對同學的錯誤類型,進行講授引導,達成適性學習與結合科技於因材施教的目的。 (2)透過學生訪談,本研究之學生,其往後願意使用App從事學習之意願提升。 (3)根據教學活動中的學生訪談、後端資料庫蒐集、文法測驗前後測等資料,本研究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頗有助益。zh_TW
dc.language.isozhzh_TW
dc.rightsopenbrowsezh_TW
dc.subject知識結構zh_TW
dc.subject英文文法Appzh_TW
dc.subject自主學習zh_TW
dc.title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自編英文文法App學習系統對大學生自主學習動機之影響 —以大一英文課程為例zh_TW
dc.title.alternativeSelf-developed English Grammar App Based on Knowledge Structure on College Students’ Self-Regulated Learning Motivation: An Action Researchzh_TW
dc.description.programme人文社會學院_外語教學中心zh_TW
分類:108學年度
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 
TPRP108-024-T94124-01.pdf624.13 kBAdobe PDF檢視/開啟


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,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,均受到著作權保護,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。